赛维烂账:中国所有银行实际已破产

 行业资讯     |      2025-04-05

四、总结:静待旺季,共振驱动仍存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供给端还是需求端,今年以来基本都是处于偏弱的状态。

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去产能目标任务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国家能源局近日下发的《2019年煤炭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点》(下称《工作要点》)提出,将开展巩固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成果专项督查抽查,加快出清违规产能,统筹去产能和保供应,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小型企业。目前我国在煤炭保供方面仍面临一定的挑战。

赛维烂账:中国所有银行实际已破产

煤炭保供进入施工蓝图煤炭保供再次进入煤炭行业的施工蓝图。巩固治理违规建设煤矿成果,进一步规范生产建设秩序。另一方面得益于煤炭行业的自身发展。2018年全国煤炭产量36.8吨,同比增长6.8%。结构性去产能、系统性优产能将对煤炭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贾先生称,首先,将进一步稳固煤炭供需关系,有利于煤炭价格趋于稳定。

《工作要点》提出,要统筹做好去产能和保供应等工作。卓创资讯分析师荆文娟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2018年以结构性优化产能为主,加快建设先进产能,扩大优质增量,不断提升煤炭供给体系质量。因此,中国低价焦炭资源对于印度国内焦化行业产生较强冲击,初步估算,2016年印度从中国进口的焦炭占本国焦炭总供应量的6.44%,中国焦炭是印度本国焦炭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印度市场也是中国焦炭的主要海外市场之一,2013年,中国出口印度焦炭数量占到中国总出口量的比重达到历史高位35.95%,随后开始回落,但2017年、2018年出口印度焦炭资源占出口总量的比例都在20%。

中国焦化产业体量大,且具备较明显的原料成本优势,在满足国内钢铁工业需求之外,出口贸易也是国内焦炭消费的重要流向之一,奠定了中国焦炭出口大国的地位。供给侧改革提升焦炭成本,出口优势减弱2018年可称之为中国焦化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初始之年,环保重磅文件频出,国家到地方的各级环保督察也更加频繁。目前全球焦炭贸易在2800万吨左右,中国焦炭的市场额约36%。中国焦炭从资源和价格上而言在国际市场有较大优势,从2013年主动放开配额和关税限制以后,重新抢占了市场份额。

最后,国内焦化行业加大去产能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污染排放达标改造等转型升级举措将推升焦炭价格重心上移,或削弱中国焦炭出口的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压制未来焦炭出口。2012年,WTO裁定中国9种原材料出口限制政策不符合WTO规则,2013年1月起焦炭出口配额、出口企业资质、出口关税全部取消,仅保留出口许可证管理。

赛维烂账:中国所有银行实际已破产

D总结从出口流向区域来看,中国焦炭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为日本、印度及东南亚地区,三地合计出口数量占中国焦炭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2004年起,国家逐步通过规定出口企业资质、出口配额及调整关税的形式对焦炭出口进行限制:2004年5月,取消了焦炭15%的出口退税。但是印度政府试图加征反倾销税削弱中国焦炭竞争优势,从而保护现阶段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本国焦炭行业。受《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影响,天津港自2017年5月份起全面停止汽运煤炭、焦炭集港,这一举措对中国焦炭外贸格局形成重大影响。

台塑河静钢铁在越南已建成的700万吨/年项目。东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快速的经济增长刺激了当地对于钢材市场的需求,因此东南亚是中国钢材产品的重要流向地区。从出口关别来看,主要通过青岛、天津、南京海关对外出口,三个关口的合计出口数量占焦炭出口总量的90%左右。此前日本焦炉炉龄较长,进入集中整修阶段,但从2017年年末开始,部分焦炉已经结束检修,开始重新恢复正常供应,本国焦炭自给能力提高将导致对外焦炭采购需求下滑。

对于日本来说,虽然近年来日本粗钢产量较为稳定,对应的焦炭需求也比较平稳。山东省随后提出将推动大宗物资公转铁,2018年年底,山东省沿海主要港口的煤炭集港将改由铁路或水路运输。

赛维烂账:中国所有银行实际已破产

此外,由于印度炼焦技术采用的是低效技术,国产焦炭价格相对较高,印度国内4000多万吨的焦炭年产能中有一半以上是钢厂自有产能,因为有副产品回收或余热回收的规定,这使其平均成本比独立焦化企业高出32美元/吨。随着出口关税及配额取消,2013年至今出口又进入恢复性增长阶段。

印度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和煤炭资源,但其煤炭资源普遍存在灰分过高的问题,炼焦煤资源较为稀缺,印度进口自澳大利亚等国的焦煤占其总需求量的70%。展望未来,2020年以前焦化行业加大去产能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污染排放达标改造等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但又势在必行,供给侧改革将推升焦炭价格中枢进一步上移。2008年1月1日,焦炭出口关税提高到25%,8月20日焦炭出口关税又提高到40%。到2020年,运输距离在400公里以上、计划性较强的煤炭、矿石、焦炭、石油等大宗物资,将基本转为铁路运输。正因为东南亚各国对中国的钢材产品较为排斥,为了发展当地的钢铁产业,反而导致当地对钢铁原材料的焦炭需求大增,而本地缺乏炼焦资源及相关产能,由此便出现了近年来中国出口东南亚国家焦炭数量大幅增长的情况,该地区进口量由2012年以前的不足2万吨迅速增至2017年的171万吨,其中印尼、越南及马来西亚三国是主要焦炭进口国,2018年三国焦炭进口量占到了中国出口总量的23.98%。东南亚或成中国焦炭出口主要地区近年来,为降低对中国钢材的进口依赖,东南亚地区也在大力发展炼钢产能,目前主要是以废为原料的电弧炉工艺,但越南、印尼等国的高炉产能也在迅速增加

从库存结构来看,虽然焦化厂没有库存压力,但钢厂焦炭也不紧缺,最新一期华东样本钢厂的焦炭库存可用天数为20.65天,处于合理水平。近期,蒙煤通关量较为稳定,维持在800900车/日。

焦化厂有提价补库意向目前,产地煤种价格有所上调,原因在于焦炭价格持续拉升,焦化厂利润好转,其补库意愿增强。不过,最近几周,焦化厂焦煤库存环比持续下降,在焦炭价格回暖的背景下,焦化厂有提价补库的意向。

港口焦炭库存高位、钢材终端需求转弱,钢厂利润向上游传导的驱动力不足。从山西的焦化产量来看,环保组对山西再度进行巡视督察,但实际影响有限。

产能在100万200万吨的焦化厂,焦煤库存可用天数为16.68天,高于去年同期的13.93天。近期,焦煤期货1909合约持续在13001400元/吨的区间内振荡运行。上述因素削弱了钢厂利润向上游传导的动力。最新一期的焦化厂焦煤库存数据显示,产能在200万吨/年以上的焦化厂,焦煤库存可用天数为14.08天,高于去年同期的13.42天。

从2019年的情况看,尽管一季度由于陕西矿难的影响,全国煤炭产量增速放缓,但14月,全国原煤产量累计同比依然增加0.6%。综上所述,焦煤供应整体稳定、焦炭价格反弹空间不足、钢材终端需求转弱,焦煤期货合约涨势乏力。

进口方面,焦煤主要进口源为蒙古国和澳大利亚。钢材终端需求转弱5月以来,钢材需求季节性走弱,且随着铁矿石价格的上涨,钢厂利润进一步被压缩。

焦炭价格上涨是之前焦煤提涨的主要原因。近期焦炭价格的上涨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4月山西环保执行不力在央视报道,市场担心山西环保趋严会导致焦炭产量下降。

最近几周,钢厂钢材库存降幅较去年同期明显收窄,强化了钢厂和贸易商的去库存意愿。焦炭反弹空间有限4月至今,焦化厂已经对焦炭提涨三轮,累计涨幅在300元/吨。2019年13月,国内进口炼焦煤1642万吨,相较2018年同期的1218万吨,增加34.74%。2016年,全国煤炭产量为33.6亿吨,2017年为34.4亿吨,2018年为35.4亿吨。

煤炭供应整体稳定2016年煤炭行业进行供给侧改革之后,2017、2018年煤炭产量逐年上升。从焦化厂利润来看,经过4月以来的上涨,当前,焦化厂的利润已经达到137.51元/吨,经济性减产的概率不大。

随着前期停产煤矿的陆续复产,供应仍然有增量。最新一期的数据显示,全国230家独立焦化厂的日均焦炭产量为69.44万吨,较前一周的68.83万吨继续提升。

另外,焦炭港口库存堆积较为明显,最新一期的青岛港焦炭库存已经高达243万吨,远超2018年同期的150万吨,港口库存高位形成的套保盘压力,将限制焦炭价格的上涨空间。二是钢价阶段性反弹引发市场做多热情。